第七百九十二章:邺城-《黄天之世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而当众人在城墙之上,看到官道之上那一队有一队如墙徐进,衣甲鲜明的明军武卒之后,一众将校直接将朱灵拦在了城墙之上开始了劝导。
    朱灵一面看着不远处那蜿蜒起伏正在官道之上徐徐前进的明军武卒,一面听着众人的吵杂的声音,只感觉头大如斗,根本难以思考。
    一面又一面土黄色旌旗在官道之上汇聚成了一条巨大的黄龙。
    巨大的黄龙在官道之上蜿蜒游动。
    旌旗猎猎,黄龙在疾风之中张开了龙嘴,露出了狰狞的利齿。
    骑军奔驰,黄龙在陆地之上伸展开了龙爪,展露出了爪间的锋芒。
    朱灵并没有再一直经受着这样的折磨,审配的到来,让朱灵得到了解脱。
    袁绍的棺木将众人心中最后一丝侥幸击碎,他们明白,他们真的已经败了,而且是一败涂地,再无翻身之机。
    大明历二年,六月八日,申时。
    朱灵带领麾下军将走出了邺城,献城投降。
    许安接受了朱灵的投降,派遣大军开始逐步接管邺城,并宣布邺城实行军管。
    酉时两刻(17:30)。
    邺城的防务很快被明军尽数从魏军的手中接管,邺城之中的魏军全部放下了手中的兵刃,被押解出了邺城。
    他们在城外修建的安置残兵的营地,现在成为了关押着他们的营地。
    许安要进驻邺城,必然是要保证邺城的安全,他自然不会让原来的魏军还在城中。
    在一众腾骧卫的护卫之下,许安骑乘着战马踏入了邺城的城门的甬道之中。
    “这就是邺城吗?”
    郝昭看着眼前的有些杂乱的街道,低矮的房屋,眼中露出了疑惑。
    “比起长安,差的可真远啊。”
    邺城在这个时代其实已经绝对算的上是数一数二的大型城池,但是相比于如今明国的国都长安来说,却是小巫见大巫,相形见拙。
    如今太平道的中央府衙所在之地是原来汉时的皇宫,而长安城则更是经过了大量的扩建,而起是后世唐朝长安城的优化版。
    是明国国内外,政治、文化、经济的交流中心之地。
    西域之路自长安起始,通蜀之路也自长安起始,而漠南经商的终点也是长安城。
    许安哑然失笑,在两郡军区磨砺之后,许安本以为郝昭肯定是性格沉稳了许多,但是没有想到郝昭相反变得跳脱了许多。
    郝昭全然没有注意到,他的一席话,让那几名迎接的魏庭官员脸色变得又黑了几分。
    不过他们也没有人敢出言反驳,他们已经输了,败者没有言语的权力。
    一路行进到邺城皇宫。
    许安的眼神微动,邺城的皇宫相比于长安城的皇宫来说要稍微显得小气了一些,但是极为奢华,不过看起来并没有大兴土木。
    袁绍还没有昏庸到在还未统一天下之时,便将大量的钱财消耗在享乐作福之中。
    此时邺城的皇宫的正门已经打开,邺城皇宫的宫墙之上,插着的也是明军土黄色的旌旗,而魏军的蓝旗已经是被尽数拔下,丢入了不知道何处的仓库之中。
    邺城皇宫的格局和未央宫有些相似,只是比例要小了许多,也因为如此,许安骑马走在邺城的皇宫之中不由自主的感到有些熟悉。
    许安骑乘着战马,通过了御道,在一众腾骧卫的簇拥之下,一路走到了邺城皇宫正殿的殿前。
    正殿的殿内,一众身穿着朝服,头戴着冠帽的魏庭大臣已经在殿内坐定,他们皆是跪伏于地,面对着殿外,等候着许安的到来。
    第(3/3)页